新增9项!这些代表性项目有你熟悉的吗?
近日,我县公布第八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扁食制作技艺牛血羹制作技艺惊蛰祭茶等7项传统技艺和2项民俗上榜
01扁食制作技艺扁食是我县的特色小吃,属于浙菜系。它是由麦粉制成的,略带扁形,有点像耳朵,因此得名。这种食物有点类似于北方的饺子或南方的馄饨,但比饺子更精致,比馄饨更丰满,馅料的选择也非常多样, 其制作工序为:和面、准备馅料、包制扁食、煮扁食、调汤、装盘。扁食,天台人可以说是一年吃到头,特别是春节,那是非吃不可的,除夕裹好,正月初一当晚饭。在天台有正月十四上灯,正月十八落灯的风俗,因此,凡是正月十八夜吃的扁食就被天台人叫做“落灯扁食”。
02牛血羹制作技艺
天台有许多自然草场,民间素有放养牛群的习惯,从宋代开始,民间坊市就有制作牛血羹的记载。天台人不能没有牛血羹,牛血羹几乎是天台最低调的小吃,一旦出了天台就看不到牛血羹的招牌。没有花里胡哨的配料,牛血羹始终坚持着重口火辣的风范,牛血、萝卜加辣椒的组合就足够生猛,如凝脂般的牛血淌进喉咙的瞬间,就是幸福充满全身的时刻。因牛血、牛杂等价格经济实惠,且牛血性热,尤其适合胃寒、缺血的人,牛血羹在冬天尤其受人青睐。
03胡麻饭制作技艺胡麻饭,缘起于东汉永平年间,剡县人刘晨 、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食以胡麻饭。胡麻饭在我县东乡、西乡、南山、北山等不同区域,都有不同的食材来烹饪,做法大同小异,深受百姓喜爱。胡麻饭由七种食材融为一体制作而成,营养均衡,老少皆宜,象征和合、有包容之意,已成为天台地方性怀旧饮食习俗,且由于它制作并不繁琐,原料来源也较为平常,一般的人家都能办得到,这种包含性很强的饮食习俗,也体现了一种社会和合。
05天台米烧酿造技艺天台米烧是我县传统特色白酒,又称糯米烧,该酿造技艺从清代以来一直流传至今。天台山米烧以天台山泉水、新鲜糯米、天台白药或红曲等酒曲为主要原料,经白药、酒曲等制作,到浸米、蒸饭、冷却、培菌、喂饭、入料翻拌、开耙发酵、密闭后酵、蒸馏、分段摘酒、灌坛陈贮、勾调、灌装等工序。现今全县有3家酿酒企业、20余家酿酒小作坊,相关从业人员超千人,年产米烧酒超1000千升,年产值超亿元,是带动农民致富的特色产业。
06天台山茶油传统压榨技艺山茶油传统压榨技艺是我县地道的民间传统技艺。山茶油传统压榨技艺的特色在于对原料的控制、流程的把握以及对温度的控制,总计十二道工序,每道工序有着极为严格的管理要求。原料控制的目的是避免劣质茶籽进入压榨流程,在后续的发展中,提出对原料来源根据地区、海拔等地理要素进行分类压榨的管理方法。在压榨的过程中,为了控制压榨温度,该技艺增添了多道晾晒流程,避免高温对茶籽成分的破坏,同时保持较好的出油率。经现代科学验证,该技艺生产的山茶油理化指标优秀,其核心的控制理念,可以有效避免现代油脂加工过程中过度加工的现状,降低加工成本。
臭豆腐制作技艺已传承了五代人,于1997年走出天台,在宁波开了第一家连锁品牌店——戴香居臭豆腐。“戴氏臭豆腐”的好吃,究其原因还是那一坛好卤。辅料有新鲜蔬菜、花椒、八角、桂皮、甘草、草果、小茴香、葱、姜、冰糖等。用新鲜蔬菜腌制让其自然发酵,而且在其腌制和发酵过程中不断加入各种香料精心调制,卤调制沉淀一整年,去芜存菁,揭盖的那一刻醇香四溢,成为天台的特色小吃,深受人们喜爱。
08惊蛰祭茶
惊蛰祭茶民俗活动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种独特传统活动,这种习俗不仅是对茶树的崇敬,也是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激之情。惊蛰祭茶活动通常包括上供、上香、敬茶、祈愿、恭读祭文、喊山等环节。茶农们会先献上供品,然后上香敬茶,向茶神表达敬意和祈求。接着,他们会恭读祭文,表达对茶神的敬仰和感激之情。最后,他们会一起大喊“茶发芽喽!茶发芽喽!”寓意着茶叶的丰收和茶业的繁荣。
天台乳花(点茶),源于唐宋时期,是一种集艺术性、社交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受到文人墨客的高度赞赏。北宋文豪苏轼在《送南屏谦师》诗中,以“天台乳花世不见”形容点茶技术高超。天台乳花(点茶)的基本内容包括净手、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煨盏、调膏、击拂、运匙等,最后通过分茶、供茶、品饮等环节完成。仪式中使用特定茶具,如兔毛斑黑釉盏,通过点茶技艺在茶汤表面形成八叶莲花等图案。供茶后,参与者共同品饮,共享茶道精神。
内容来源 天台县文广旅体局
往期 · 推荐